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全文(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 下载)

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全文(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 下载)
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全文:
一、实施原则。
坚持“生态环保,科技兴渔”方针。在推进农业标准化、安全生产、保障农产品优质安全、提高农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作用。坚持“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”并重的方针,从实际出发,完善种养技术内涵,特别是加大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推广,建设增产增收的效益,实现节本增效、农民增收。
二、禁止经营“三无产品”
在选择水产养殖业的过程中,有的养殖户认为,像河蟹养殖,就不能种植鱼饲料,认为这样鱼就吃不着草,不生长。所以,养鱼要看天色,严格控制水源和投入,防止河蟹遭受旱灾。
水产养殖行业在发展过程中,一定要严加监控,全面了解水产养殖行业情况,掌握水产养殖行业发展动态,把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,防止后期可能出现的生产、销售异常情况的发生。
三、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
1、加强与农民的沟通
农民群众在选购水产养殖项目时,一定要仔细阅读专业的水产养殖信息,在水产养殖方面多向农民汇报,便于提高农民群众对水产养殖的认识,还要多了解水产养殖的情况,便于农民群众根据市场行情选择合适的水产养殖项目。
2、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
在水产养殖行业,在选购水产养殖产品时,一定要查看相关的国家和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产品标签,尽量的减少流通环节,防止产品被注水,从而加大水产品的使用量。
3、加强水产病害防治工作
水产养殖要开展综合性防治,养殖过程中尽量减少使用农药,尤其是禁用农药。在水产养殖中,养殖用水一定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,并要定期更换。在日常管理中,尽量避免使用已经禁用的农药,如杀虫剂、生石灰等,以防水体恶化和污染水产养殖环境。
4、完善渔业养殖档案
对水产养殖生产实行一整套的管理制度,严格管理水产养殖水域,禁止在养殖过程中擅自调整养殖结构和使用禁用渔药,如河蟹用于食用,稻田养殖用于排灌和捕捞等,严格控制养殖水域种养。水产养殖水域的监管重点是看水质、饵料和投入品管理。
5、做好池塘管理
水产养殖的管理包括做好巡塘管理、检查和水质化验工作,特别是对塘壁、水草、网衣、进排水系统、过滤系统、防逃设备等安全设施,进行彻底消毒,并经常性抽水,适当提高水温,防止缺氧和倒藻等现象发生。还要加强渔业生产过程中的病害防治和鱼病防治,具体的病害主要有弧菌病、竖鳞病、烂鳃病、肠炎病等。

声明: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8889998888.com/lQcbgLfBi0.html

相关推荐